宝宝的“脐带血”能作救命用?该不该留?
血液病是原发于造血系统的疾病,或影响造血系统伴发血液异常改变,以贫血、出血、发热为特征的疾病。造血系统包括血液、骨髓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凡涉及造血系统病理、生理,并以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都属于血液病范畴。
血液病不遗传,只是存在遗传因素
目前引起血液病的因素很多,诸如: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遗传、免疫、污染等,都可以成为血液病发病的诱因或直接原因。由于这些原因很多是近几十年现代工业的产物,从而使血液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可以说,血液病是一种现代病。
物理、化学因素是导致儿童血液病增高的元凶
血液病也包括现在一些小孩的肿瘤、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等一些其他的疾病,确实近几年血液病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虽然权威机构最新数据还没有统计出来,但是从临床上看,确实是患者数量有所增加。具体是哪一种原因导致的,现在还不是非常清楚,但是肯定和以下因素有关。
首先是物理因素,如:射线、磁场等等这一类的影响。日本核辐射的一段时间后,有5-10年白血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所以这些物理因素会导致血液病、恶性肿瘤的发生。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化学因素,包括一些有机化学因素,如:苯、装修材料、新车的一些胶等和血液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预防的话,提醒大家:装修、买新车的话要在确保足够的通风的情况下再去入住或再去使用,这样的话会更安全一点。
还有少量遗传的原因,比如同样的环境,有些孩子会明显的容易得这些疾病,有些孩子就没问题,这样情况下就要考虑他的遗传背景可能有问题。
“化疗”可能是治愈的“第一步”或者“最后一步”
治疗方式主要是“化疗”,目前儿童白血病也就是标危白血病使用化疗进行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也就是说有的血液病可以单用化疗治愈。目前儿童急性、标危白血病、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的长期存活率可以达到85-90%以上。
另外一部分比较难治的患儿,比如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高危的白血病或复发的白血病是需要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来达到治疗效果。
自体脐带血移植效果更好
自体脐带血移植相比于其他来源的干细胞(骨髓和外周血)移植有非常大的优势,尤其是对于异体来源的干细胞来说。因为自体脐带血移植没有移植排斥问题,所以不会出现移植失败的情况。另外因为是自己的细胞,不会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反应,所以说自体脐带血移植相对来说是非常安全的。尤其对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非实体瘤等疾病,是完全可以通过自体脐带血移植的方法达到康复的,并且康复的效果比异体的要好,同时自体脐带血移植所需的治疗费用也会少很多。
脐带血血量够不够?“自体”“异体”有差异
脐带血移植对于细胞数量的要求是有“偏向”的,因为自体脐带血没有排斥的问题,基本都可以保证植活,所以自体脐带血对细胞数量的要求和异体是不一样的。原则上,有很少的细胞数就可以达到移植标准。
血液病患儿术后护理同样关键
异体移植的患儿,免疫系统重建需要一年左右时间,术后一年内其免疫情况相对于其他孩子是要低的,因此日常护理、饮食、活动量、冷暖等方面都要格外注意。度过一年后,他们就可以与正常孩子一样了。脐带血被称为“生命银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脐带血的认识还很少。那么,脐带血到底有什么用?有必要存下来吗?
储存脐带血给生命“备份”
专家表示,脐带血是胎儿娩出断脐后残留在脐带和胎盘中的血液,含有可以重建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的造血干细胞,可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种疾病,因此也被业界喻为“生命银行”、“脐血银行”。
从目前全球自体脐带血移植案例来看,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能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可用在神经系统疾病上,如脑瘫、脑损伤等。此外,用于糖尿病等自体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也被临床验证,而异基因脐带血移植涉及到的疾病更是多达80多种。目前,我国批准通过的脐带血治疗适应症包括骨髓衰竭、血红蛋白病、重症免疫缺陷病、代谢性疾病、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等。
自存脐带血不能“包治百病”
据专家介绍,有些疾病是由于先天性或遗传性的因素,脐带血细胞也存在这些不良因素,说明孩子在先天基因或母亲在怀孕时受到不良影响,本身脐血就有问题,所以不能使用自体的脐带血来治疗疾病,也不适合保存。
另外,对接受移植的患者而言,20公斤以下的儿童使用脐带血比较合适。脐带血中所含造血干细胞数量有限,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比如存上20年,干细胞的数量和活性将会递减。专家提醒,脐血不能包治百病。如果得的病不能用脐血,对其自身来说,即使存了脐带血,也肯定是没有用的。据相关机构统计的数据,各种血液病发病率虽然有逐年升高趋势,但是发病率与其他常见病比较,还是属于低概率事件,需要移植的比例更少,是一个极小概率事件,20岁以前发生需要干细胞移植的疾病更是小概率事件。因此,真正应用保存的自体脐带血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概率很小。但是,别人因患病需要移植,如果配型成功,用上这份脐带血的概率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