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人员怎样预防和避免新冠感染?
一、目的和范围
制定目的:指导临床实验室在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和其他相关检验时,开展行之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护。
适用范围:临床实验室(检验医学、临床病理学、输血医学等);医疗机构科研性实验室和基础医学实验室等,可以参照实施。
二、流行病学
2019-nCoV是人类分离的第七类冠状病毒,其基因特征与 SARS-CoV 和 MERS-CoV有明显区别。与蝙蝠SARS 样冠状病毒(Bat-SL-CoV ZC45)同源性>85%。该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 30 min、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液、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该病毒!
传染源: 2019-nCoV感染的肺炎患者,潜伏期1-14d,3d-7d多见。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传播途径:目前明确的途径包括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有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不除外粪口途径和其他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及患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儿童及婴幼儿也会发病。
特别对于气溶胶传播途径,检验科是高危科室,例如离心后立即开盖气溶胶感染风险高。在检验科的生物安全防护做到位的情况下,气溶胶传播是可以被阻断的。
三、生物安全原则
2019-nCoV暂按第二类病原微生物进行管理;
病毒分离培养、动物实验等活动应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开展;
未经培养的感染性材料,如果不能可靠灭活,进行病毒抗原检测、血清学检测、生化分析等操作时,可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开展,加三级生物安全防护;
核酸检测须灭活,如60-65℃ 20-30min。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或经过严格生物安全评估后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加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均可开展;
进行必要的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基于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实施生物安全计划,避免过度防护、过度消毒;
目前在全国很多新冠肺炎定点治疗医院已经常规开展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所以非常有必要进行生物安全风险的评估。
第四、个人防护
1. 防护用品和分级
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医用外科口罩、乳胶手套、工作服、医用防护帽,加手卫生;
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医用防护口罩或N95口罩、乳胶手套、工作服外隔离衣、医用防护帽,加手卫生。酌情可加护目镜;
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医用防护口罩或N95、双层乳胶手套、面屏、护目镜、工作服外防护服、双层医用防护帽,加手卫生。必要时双层口罩(外医用防护口罩,内N95)。
2、用品和消毒
标本转运箱:建议涉及2019-nCoV的标本箱专用
密封标本袋:要求透明、有生物安全标识
生物安全柜:二级生物安全柜,A2、B1、B2型均可
移液器:建议专用,吸头带滤芯为佳
紫外线杀菌灯:每次消毒时间不少于30min
消毒液:1000mg/L有效氯的消毒液
3. 环境与个人准备
实验区符合二级或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规范,实验室管理严格,分区到位。经有关部门评估批准后,才能进行2019-nCoV核酸检测。个人应具备相应工作资质,经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精神饱满、积极乐观,时刻保持良好的防护意识
第五、标本的检测
检验前
1.一般患者,发热状态
采集者须二级生物安全防护。
2.疑似患者
疑似患者就地隔离采样。不建议检验人员进入隔离区采集标本,尽量减少患者、人员的流动和接触。采集者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在确诊前仅限于检测时不开盖的检测项目(如血常规、CRP)和2019-nCoV核酸检测等。
3.确诊患者
(1)只进行必要的项目检测
(2)标本的飞沫或气溶胶,接触患者的皮肤、衣物和日常用品,或接触标本本身,均有接触传播的风险
(3)须三级生物安全防护,标本要有特殊标识(新冠)
(4)无纸化办公
4、标本转运
标本转运箱:新冠标本转运箱要有统一特殊标识
标本加盖,装入密封袋,置于标本盒中,再放入转运箱
禁止气动系统转运标本,外部转运符合相关要求
转运时限:不超过2小时
转运者及实验室接收者均需安全防护
开箱瞬间,可用75%乙醇喷雾消毒
标本采集、转运、交接环节建议有记录,以便回溯
标本接收、分拣、离心疑似或确诊患者标本时,须二级生物安全防护。特殊情况(如怀疑洒漏)时,升级为三级生物安全防护
从密封袋取出标本后,须紫外消毒,或75%乙醇喷雾消毒
标本离心无意外,离心停止10min以上,开离心机盖喷雾消毒
标本离心有意外时,改为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后,停止离心30min以上,小心开盖,75%乙醇喷雾消毒后进行处理。尽可能在生物安全柜中将离心管放入和取出转子
5、总的原则
对新冠标本,如果操作过程不必打开管帽(比如真空采血管的橡胶塞、管帽)、或明确不产生气溶胶与飞沫,则二级生物安全防护
如果操作过程须打开管帽,或可能产生气溶胶、飞沫,或可能接触标本本身,则三级生物安全防护
6、注意事项
尽可能避免打开管帽,如需打开则轻柔缓慢,和操作者面部保持距离
尽可能缩短打开后的持续时间
尽可能避免产生气溶胶,如果可以,喷雾消毒。操作尽可能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打开管帽后,如果可以,则将管帽消毒后弃去
检验中
高风险操作:
直接接触新冠标本本身,可能会有接触传播
新冠标本核酸扩增试验时的处理、抽提、扩增
疑似、确诊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涂片、培养时的操作,容易产生气溶胶,或飞沫传播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三级个人防护中低风险操作:
新冠标本明确不开管帽、或明确不产生气溶胶和飞沫等(如血常规、CRP等不开盖的检测),个人须二级生物安全防护。
实验室工作,不接触新冠标本(甚至不接触标本),个人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即可。
不确定风险的操作:
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自动凝血分析仪、自动化学检测仪、自动免疫学检测仪等检测新冠标本的过程中,有产生气溶胶的风险。此时产生喷溅、气溶胶的时间、剧烈程度不确定。无法评估。
确诊患者新冠标本,建议三级生物安全防护。疑似患者新冠标本,可以二级生物安全防护,或在此基础上适度加强防护。
检验后
检验报告建议有特殊标识。建议无纸化办公。发回隔离区的检验报告单,除非经过有效消毒,不宜出隔离区;
标本密封:血液等标本应在生物安全柜中重新加盖管帽(建议用新的)。如果直接高压灭菌,可以塑料薄膜密封覆盖;
标本处置:高压灭菌或者消毒处理后再出实验室。
六、实验室意外处置
新冠标本造成实验室污染:
保持实验室空间密闭,避免不相关人员出入,避免污染物扩散。使用5500mg/L有效氯消毒液的毛巾覆盖污染区,消毒30min以上。必要时(比如大量溢洒时)可用过氧乙酸加热熏蒸实验室,剂量为2g/m3,熏蒸过夜;或 20g/L过氧乙酸消毒液用气溶胶喷雾器喷雾,用量8ml/m3,作用 1~2小时。熏蒸时室内湿度60%-80%。
新冠标本污染生物安全柜的操作台造成局限污染:
使用有效氯含量为5500mg/L消毒液,消毒30min以上;消毒液需要现用现配,24 小时内使用清理上述污染物严格遵循活病毒生物安全操作要求,采用压力蒸汽灭菌处理,并进行实验室换气等,防止次生危害。